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津滨网讯(记者 董欣)记者近日从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获悉,区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服务滨海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自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71项,呈现出人工智能引领、多领域融合并进、创新主体持续扩大的良好态势,为区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要素支撑。
助力人工智能迭代,大模型训练数据成为热点。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支撑。2025年以来,区知识产权局深入调研企业AI大模型训练需求,协助企业登记了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标注规范的数据集。其中,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数据集占比近七成,成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中最突出的亮点。通过提前介入、流程辅导与合规审核,助力企业构建起涵盖高质量图文对象、运镜视频、全类目视频、ASR音频及数字人精品数据等在内的多模态数据资源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数据基础。
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数据登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持续向能源、农业、医疗、文旅等关键领域拓展。积极走访调研相关单位,深入了解数据形成与登记需求,提供全流程专业指导,助力数据知识产权规范登记与高效运用。在智慧能源领域,通过智能算法对能源管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供热、供气管网的精准监测与优化调度;在智慧农业领域,依托物联网采集的全要素农业生产数据,助力作物生长智能调控与生产决策;在医疗健康领域,基于“医工结合”形成健康监测与评估数据,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帮助;在文化遗产领域,利用高精度数字实景模型,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沉浸展示与创新利用。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数据应用价值持续显现。积极搭建沟通平台、指导规范登记流程,推动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与专业技术三方资源合作,完成1件由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研发企业作为共同申请人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该项登记集合了儿童足部治疗矫正相关数据,有效融合临床诊断需求与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打通了从临床观察、数据采集到康复辅具个性化设计的完整创新链条,实现了从诊疗到服务的闭环创新,为依托数据要素推动“智慧社区”与“健康街道”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精准性、普惠性提供样板。
下一步,区知识产权局将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积极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改革探索,促进登记信息互联互通,助力构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