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围绕大数据等数字领域新职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点击查看
数据交易师回到顶部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关注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热点推荐
项目政策
国家政策 地方政策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政策 > 地方政策

地方政策|【财政资讯】青岛市构建数据资产“三化”管理体系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2025-11-25

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数据资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青岛市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城市,创新构建“制度化、标准化、市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打通数据资产开发运营路径。

健全制度化体系筑牢数据资产管理根基

围绕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搭建“1+1+2”制度体系,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全路径贯通。

(一)制定首个数据资产管理办法

印发《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共7章34条,为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制度基础。明晰管理流程。从配置与登记、有偿使用、收益分配、销毁处置、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系统规范,提供了制度依据。确定职责权限。明确界定财政部门、数据管理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在数据资产全流程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压实各方管理责任。探索归集标准。总结试点经验,探索数据资产成本分类和归集方法,初步确定成本归集暂行标准,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登记入账提供指引。

(二)创建首个累进收益分配机制

印发《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暂行规定》,以“三个明确”破解“三大难题”,打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后一公里”。明确数据资产权益。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数据资产持有者,享有数据资产收益权。财政部门根据有偿使用收入情况安排资金,支持供数部门数据资源治理,破解部门“不愿共享”难题。明确收益分配比例。首创单笔收入累进动态分配模式,科学设置数据资产运营收入基准,超收部分分配比例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倾斜,破解运营主体“动力不足”难题。明确持续发展路径。构建“供数-资产-运营-收益-再投入”的数据资产增值循环体系,推动更多数据资源价值转化,破解数据资产“价值释放”难题。

(三)跑出首单数据资产流通交易

印发《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审批流程(试行)》《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收入入库流程(试行)》,为数据资产有偿使用和收入入库提供操作指南。严格审批流程。明确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有偿使用的申请、审批流程,有效规范数据资产使用管理。明确入库流程。在非税收入系统中增设“数据资产使用收入”收费项目,明确数据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上缴主体和上缴期限,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按流程及时足额入库。在全国率先实现交通领域数据资产交易入库,数量居全国首位。

构建标准化流程打通数据资产运营闭环

围绕数据资产开发利用,构建“确权登记-授权运营-流通交易”标准化流程,完成数据资产开发运营全链条实践。

一、建立登记体系,推动要素转化

筛查数据资源。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筛查,通过数据治理形成数据资源集。如,协助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对存量数据资源进行筛查,梳理出综合交通运行分析每日数据等3类共13项数据,整合形成“城市交通运输分析数据资源集”。数据资源登记。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在省级以上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登记数据资源。目前已完成14个领域数据资源登记。数据资产登记。对初步达成使用意向且预期能够产生收入的数据资源,进行价值评价、合规性审查后,发放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在青岛市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资产管理模块登记数据资产信息卡片。目前已完成4个领域数据资产登记。

二、强化授权运营,促进价值释放

有偿使用审批。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审批流程(试行)》,提出数据资产有偿使用申请,经内部决策后,报主管部门和数据管理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后实施。搭建运营平台。搭建“1+1+5+N”的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包含1个区块链底层平台、1个数据保险箱、5大保障体系和N个场景,制定35项数据安全合规运营标准和规范,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开展数据运营。依托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开展数据汇集和场景运营,多源数据融合后由数商进行开发利用。

三、畅通交易链条,完善收益分配

促进流通交易。授权运营机构根据运营成本和预计产生的收益,与数商进行磋商,确定数据资产交易价格。数商开发形成的数据产品,通过大数据交易平台或线下协议等方式进行交易。加强收益管理。创建单笔收入累进动态分配模式,数据资产运营收入中归属于授权运营机构的部分,由授权运营机构计入营业收入;归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由授权运营机构将数据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缴入国库。

推进市场化运作激活数据要素经济价值

围绕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形成“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模式,激发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一、构建协同化数据产业生态

培育数据要素产业。已引育数商和服务机构105家,出台支持数据产业发展财政政策,对获评国家级“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的企业和年度数据流通交易额全市排名前十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给予奖励。构建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发起成立“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公共数据运营大市场联盟”“海洋可信数据空间联盟”,已聚集63家场景型数商、26家服务型数商、6家数据经纪人公司,打造数据资产跨区域共享流通生态。成立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实现与厦门、武汉等9个城市以及深圳、贵阳两个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登记互认。推动多领域数据产品流通交易。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围绕影视、文旅、卫星遥感、工业等重点领域建设特色专区,上架数据产品、模型和算法350余个,在实现金融监管闭环的基础上,数据交易额累计近8千万元;建成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上线数据产品67项,累计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

二、打造示范性数据应用场景

深入挖掘应用场景,全面推动数据创新应用。目前已梳理数据资源5201项,上线金融等9大专区147个数据产品,赋能242个场景。打造“数据要素×”典型案例362个,推动卡奥斯、格兰德等企业提报的7个案例入选全省“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其中,卡奥斯集团通过制造企业的注塑机运行数据,研发注塑大模型,每年节约资金近千万元。国实科技公司通过汇聚海洋环境、海洋遥感等四大领域292类数据资源,带动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相关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3亿元。

三、拓宽多元化数据融资路径

探索通过数据资产增信融资、质押融资、作价入股等方式,助力10余家企业实现数据融资2.8亿元。增信融资方面,青岛地铁集团“商业保理数据资源集”获银行授信6000万元;青岛能源集团“气热一体智慧能源协同管理平台”获银行授信6000万元;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公共交通智慧运营及分析数据集”获银行授信3000万元;上合控股集团“多式联运物流行业空间数据”获银行授信5000万元;青岛数据集团“企业核验信息”获银行授信2000万。质押融资方面,青岛北岸集团“数字城市建设领域数据”获银行质押贷款200万元,开创了青岛市银行业基于可信数据资产评估报告进行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的先例;青岛真情巴士集团“车智网机务管理及公交服务”获银行质押贷款700万元;西海岸新区公用事业集团“AI感知预测模型”获银行质押贷款3000万元。作价入股方面,青岛华通智研院的数据保险箱产品,以作价100万元入股的方式组建成立新公司,成为国内率先实现数据资产作价入股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