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天纵、实习生陆颖)宜昌市正加快培育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算力之都”。
当前,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主要赛道。为促进多元融通、打造数字场景,宜昌市已建成的智算集群规模达3500P,算力集群规模全省最大。另外,还有11600P算力集群在建,正与中科曙光共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宜昌)中心。
在推进数据归集上,宜昌市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建立数据资源“大统一”机制,建立市县乡村数据“一本账”。截至目前,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开放数据集1912个,开放数据量1.89亿条。
同时,宜昌市还打造了统一、强健、安全的城市数字底座,实现了从三峡云平台到城市大脑数字底座,再到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基础平台三次大的迭代升级,有力支撑了市级大脑—县市小脑—乡镇村微脑及各类应用。该市携手三峡集团,在三峡坝区建设零碳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已投运标准机柜1.1万架。2024年开通了宜昌至武汉直连链路(低于3毫秒),宜昌至重庆段将于今年底建成投运。
为优化数字生态,宜昌市将“数化宜昌”建设纳入全市“1+6+10”支点建设机制和“四个重大”清单;设立数字产业投资基金,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端数字人才在宜就业创业;加快推进宜昌大数据集团组建,全面推进数据资产化改革。
“十四五”期间,宜昌市紧扣治理提效、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三大目标,坚持算力、存力、运力“三力并举”,推动数字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先后获评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