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山高新区一处近7000平方米的宽阔空间内,近百台机器人正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模拟工厂物料分拣、电动汽车插电充电和功能检测及电池电芯装包等场景,进行数据采集。这并非一场普通演示,而是依据真实产业订单场景,持续采集海量机器人数据。

  10月31日,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正式启用,这一无锡首个专注于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训练平台,正试图通过系统化的真机数据采集、高质量数据标注与高效算法实训,为机器人的智能化演进提供关键底层支持,破解工业机器人数据瓶颈,加速智能制造场景落地。

  当前,工业机器人虽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其仍存在场景适应性差、数据样本不足、训练周期长等行业困境。无锡中心的启用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行动。天奇股份大模型算法首席科学家童随兵介绍,高质量、场景化的数据是驱动机器人进化的智能基石。他形象地比喻道:“一台机器人在这个中心‘学习’一周即可‘小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该中心创新采用“数据工厂+实训基地+创新引擎”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年产能达上千万条高质量数据,规模位居国内前列。这种“真机实操、场景复刻、虚实融合”的方式,确保采集数据兼具高保真度与丰富性,为机器人的智能化演进提供关键底层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单一功能的实验室或测试场,中心前瞻性地构建了八大功能实训区,形成全场景数据采集与验证体系。在布局上,中心既聚焦锂电池工艺,模拟相关制造环节等新能源产线应用场景,又深度对接无锡及长三角地区高端制造、半导体等产业需求,同时涵盖汽车整车工业、家政康养、商业服务、户外市政交通巡检等多维场景,实现了从工业制造到商业服务的场景全覆盖。

  “汽车整车工业和无人零售项目方面的机器人数据采集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童随兵介绍,这种全场景布局能够有效支撑机器人从“功能机”向“智能体”跨越。

  作为天奇股份倾力打造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该中心的启用标志着这家汽车智能装备和锂电池循环领域的头部企业正在将具身智能机器人确立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天奇股份战略布局已延伸至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应用解决方案、数据采集实训和数据资产运营等多个维度。

  据介绍,该中心定位不仅服务于本地企业,更致力于辐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为区域智能制造升级提供关键支撑,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工厂、实训基地与创新引擎”。(裘培兴、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