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近日,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的“2025之江营商论坛”在杭州举行,国际组织代表、顶尖学者与产业巨头齐聚一堂,共商治理之道,共策创新发展。 专利导航:以数据洞察引领产业创新 据介绍,专利导航正成为浙江洞察AI产业趋势、指引创新方向的“科学罗盘”。通过深度分析全球专利信息,浙江系统揭示AI产业在技术、产品、组织和商业模式等维度的创新动态与演进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决策支撑。 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200万件,中国自2009年起持续领跑,而浙江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并在大模型、大数据、计算机视觉、智能工业、智慧零售、机器学习等七大细分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企业的强劲创新是优势的根基。浙江一批骨干企业在机器视觉、安防监控等关键领域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为助力创新成果转化,浙江于今年知识产权日发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与申请指引》,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清晰路径。目前,全省AI领域专利授权量已达7929件,多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银奖,创新质量与数量同步提升。 制度突破:激活数据要素的创新潜能 据悉,浙江率先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将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创新加工处理的数据集纳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范围,将结构化数据拓展为全类型多态数据。 截至目前,浙江已吸引全国27个省(区、市)的各类主体来浙提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6.5万件,发放登记证书2.7万件,约占全国登记量的66%。这些数据知识产权覆盖97个国民经济行业中的87个,其中高质量AI数据集超1000件。 “这一制度突破使数据创新活力更足,有效促进了数据流通复用和动能释放。”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浙江数据知识产权直接转化金额已达108亿元,约占全国转化总额的七成,真正实现了让数据“供得出、聚得拢、用得好”。 体系构建:打造“行政+司法+协同”的全链条保护格局 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离不开完善的保护体系。浙江构建起“行政+司法+协同”三位一体的全链条保护格局,为AI领域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行政保护方面,浙江推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是全国首个实现专利行政裁决全覆盖的省份;司法保护方面,建有杭州、宁波、温州三个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省范围内的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案件;协同保护方面,搭建了60余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并建立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协作调度中心,实现全国各地知识产权侵权线索的快速响应与处置。 针对AI产业密切相关的开源技术,浙江还发布了《开源社区知识产权管理规则指引(试行)》,从约束机制、软件管理、专利管理、商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构建完善体系,为开源技术在AI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浙江方案”。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扣AI产业发展方向与创新主体需求,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强化精准赋能。如,进一步拓展专利预审产业领域,深化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同时推动开源技术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落地,为AI企业提供更专业、多元化的服务。未来,浙江将进一步巩固在AI领域知识产权的领先优势,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贡献更多“浙江力量”。(市闻/图文)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