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因原材料采购资金不足,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的山东颐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茌e融财金协同联动数字增信赋能平台”(下称“茌e融”平台)提交了200万元的贷款申请。经平台系统匹配和该企业用户筛选,茌平农商银行最终拿到申请单,并立即受理。
“我们当天就对接平台,查看企业授信信息明细,并结合我们的数据,对这笔信贷申请进行受理、审批,预计3天左右就能放款。”茌平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李绪川说。
去年9月,茌平区财政局通过构建“财政+金融+数字”联动协同模式,创建“茌e融”平台。为确保平台健康运行,出台了《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7项举措,建立跨13部门、14乡镇的协同机制。“借助该平台,茌平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将分散的行政数据转化为金融信用资产,同时推动政策协同和产品创新,并依靠财政杠杆缓冲金融风险,推动风险共担市场化,实现‘数据—信用—资金’的高效转化。”聊城市茌平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建忠说。茌平搭建“茌e融”平台,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数据共享:政务数据转为信用资产 金融机构看清企业“画像”
“‘茌e融’平台依托茌平经济大数据平台,整合归集政府数据资源,打破银行、企业(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政府之间的信息壁垒,让政务数据资源流通共享,充分释放价值、赋能发展。”聊城市茌平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区金融运行检测中心主任尚世斌说。目前,“茌e融”平台已成功整合税务、财政、工信、科技、电力等13个部门的涉农涉企数据信息1万余条,信息覆盖范围包括辖区内3000多家企业以及280家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通过采集整合企业工商、纳税等信用数据,该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算法,还构建起企业信用画像体系。“根据信用总分划分高、中、低三个信用等级,形成企业信用画像,为金融机构提供科学的信贷决策依据和增信授信建议,帮助银行客观评估企业还款能力,降低信贷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尚世斌说。当地还从有市场、有潜力、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征信、环保、纳税记录良好,就业吸纳能力强、创新潜力大,落实项目政策质量高等方面,筛选出具备金融普惠评价要求的经营主体“白名单”,并为其提供优先金融支持。
“税务、用电等行政部门涉农涉企数据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但以往金融机构看不到这些政务数据。我们通常是通过抵押担保或者增加核验程序等方式来降低授信风险,实际上也降低了企业融资效率,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李绪川说。“茌e融”平台共享政务数据为金融机构判断企业运营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现在该平台成了当地金融机构拓宽获客渠道、提升信贷效率的重要平台,目前茌平农商银行在“茌e融”平台累积授信193笔,总计放款12.87亿元,占茌平农商银行全部贷款(企业类)的20%。
政策协同:政策协调发力 产品按需定制
除了实现数据共享,该平台还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和金融产品个性定制。“茌e融”平台打造了“政策扶持”板块,全面汇聚各类惠企惠农政策信息。企业及个人通过平台的智能匹配系统,可精准筛选出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创业担保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政策套餐”,快速掌握政策最新动态,及时享受政策红利。目前,该平台已发布涵盖各级财政、金融、贷款等领域的17类50余项贴息贴费类惠企惠农政策。比如,在乡村振兴领域,对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涉农贷款贴息1%,农担贷款贴费0.5%;在绿色创新方面,清洁能源项目享受0.25%财政贴息,政府担保开发绿色产业贷。
“茌e融”平台还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协调联动,推动金融机构聚焦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与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深度契合,不断更新、丰富线上金融产品,满足市场主体个性化融资需求,实现银行与企业之间“供需对等、良性互动”。目前,该平台累计入驻银行15家,发布涉农涉企信贷产品108款;入驻保险公司5家,发布涉企等保险产品30款。其中,日照银行就推出的“信发铝电贷”产品,以信发集团为核心,以“电”为供应链,为下游用电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既满足了企业需求,又能够保证资金安全。
该平台还设立“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板块,及时发布各镇(街)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数据及融资需求,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银农双方信息,加大对耕地、种植、收储、加工等农业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平台已吸纳涉农主体1836个,发放涉农贷款约4亿元。
风险共担:设立风险代偿制度 形成多层次风险缓释体系
为推动风险共担市场化,提高财政杠杆增信融资功能,茌平区构建了区级统筹、高效运作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区属国有担保公司——茌平宏信融资担保公司纳入担保准入范围,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增信作用,撬动企业贷款,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比如初创企业担保资源不够,我们政府会根据企业性质、前景、运营情况等综合判断,推动政府担保介入,提高企业融资水平。”尚世斌说。茌平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宏信担保)对平台“白名单”企业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其中小微业务占比超80%。
茌平区还通过财政与保险联动,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去年,茌平区的山东嘉实牧业集团就尝到了财政保险联动的甜头,中国人寿财险累计为其赔付死亡兔子4.39万只,赔款140.74万元,有效化解了养殖风险。茌平区财政拿出专项配套扶持资金进行兔子养殖保险试点,其中保险保费的40%由养殖企业或养殖户自缴,60%由茌平区财政补贴,去年茌平区财政为此承担保费补贴119.568万元。
“兔子养殖保险承保方案是通过与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根据疫情等特点反复论证的,设定的保险责任基本涵盖了兔子养殖过程中的各个风险点。”中国人寿财险茌平支公司经理李辉说,当因病毒性出血症、疥癣病、球虫病等10种疫病及暴雨、洪水、风灾等12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兔子死亡率达到5%(含)以上时,中国人寿财险对每只种兔和商品肉食兔分别赔偿80元和40元。目前,两个承保年度共承保兔子214.82万只,财政承担保费补贴257.26万元,化解养殖风险8779.6万元,呈倍数级放大了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此外,为缓释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茌平还设立风险代偿资金池,制定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补偿通过平台开展的信用贷款所产生的不良贷款,实行分档补偿,最高补偿未清偿部分的20%,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就业的现实需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和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应有之义。“我们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结合,通过创建‘茌e融’平台,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及时、精准对接,实现信贷资金、保险产品直达基层小微企业,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聊城市茌平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建忠说。茌平区财政局通过“茌e融”平台实现了财政金融政策从粗放式供给向精准化落地的转型,通过“两手牵”,即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打破了政银企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政策精准滴灌、金融资源高效配置。
“茌e融”平台运营一年来,累计撮合融资1407笔、融资金额39.91亿元,服务市场主体964家。在线下,茌平还构建起“区-镇-村-金融机构”四级协同联动金融服务网,由区委组织部和财政部门牵头,联动12个政府部门(单位)、14个乡镇(街道)、732个村级组织以及15家银行、5家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协同线上平台,共同引导金融活水流向乡村振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