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围绕大数据等数字领域新职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点击查看
数据交易师回到顶部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关注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热点推荐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入表动态|沈孟如:打造可信数据空间,为智慧供应链注入数据要素新动能

来源: 央广网      发布日期:2025-09-26

在由神州控股主办的“Next Chain”2025智慧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书记、副主任沈孟如发表了题为《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共建数据产业生态》的主题演讲。

01 破解数据流通困境:从“不敢、不愿、不能”到“可信可控”

沈孟如开篇指出,当前数据要素流通面临三大核心瓶颈:“不敢共享”、“不愿共享”和“不能流通”。

“不敢共享”源于信任机制缺失。数据提供方担心数据泄露、滥用,无法有效控制数据使用全过程。“不愿共享”源于价值牵引不足,各方不清楚数据共享能带来什么实际收益。而“不能流通”则因标准不一、机制不畅,各机构间数据模型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

面对这些挑战,可信数据空间作为国家层面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沈孟如回顾了政策发展脉络:从2019年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到2023年国家数据局组建,再到2024年《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已成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载体。

她强调,可信数据空间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技术方案+规则机制”的有机结合,具备三大核心能力:

· 可信管控能力: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

· 资源交互能力:实现数据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发布、发现与跨主体互认

· 价值创造能力:支撑数据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实现多主体价值共创

02 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把握五大关键要素

沈孟如强调,建设可信数据空间需要系统把握五大要素,避免陷入“重技术、轻场景”的误区。

第一,场景应用是最核心的牵引力。必须坚持场景驱动,明确“谁的数据给谁用,创造什么价值”。典型场景包括多式联运、供应链协同、普惠金融等。

第二,数据资源是基础。需要构建体系化的数据资源,流程包括数据互通(统一标准)→资源发现(目录与检索)→数据加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

第三,规则机制是可持续发展保障。这是当前建设的难点,包括四类关键机制:

· 数据接入审核规范(主体认证、数据审计)

· 数据互联互通规范(建立统一标准)

· 数据共享利用规范(建立公平规则)

· 收益分配规则规范(确保各方共赢)

第四,技术系统是实现工具。架构包括基础支撑底座、中间服务平台(含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系统)、可信数据空间连接器以及分布式客户端。技术已相对成熟,包括分布式数字身份、隐私计算等。

第五,生态体系是价值实现的土壤。需要六方角色协同: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建设运营方、技术服务方、数据服务方和空间监管方。

03 实践与展望:从试点案例看数据空间的落地价值

为让听众更直观理解,沈孟如分享了多个深度参与的试点案例,同时提出推进建议,为行业提供参考。

国家级案例:中国数联物流的 “国家队” 实践。作为首家物流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承担国家级物流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目标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目前已联合 48 家单位,包括央企、枢纽城市、平台企业及技术服务商(神州控股作为 ICT 集成服务商,是唯一明确写入试点批复方案的企业)。沈孟如介绍,该空间将重点解决铁路、海关等物流相关数据流通难题,未来会涌现大量物流数据服务产品,推动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

区域级案例:重庆与武汉的特色探索。重庆围绕 “西部陆海新通道” 构建区域物流可信数据空间,设计十大场景、上百项数据服务产品,目前已有多项产品落地,例如多式联运一单制数据互联、跨境物流风险预警;武汉则是较早布局的城市,同步建设城市与行业空间,聚焦纺织、粮食等本地优势产业,“现在武汉对外交互数据时,都会优先推可信数据空间,甚至为合作方提供建设支持,生态思维非常敏锐”,沈孟如评价道。

城市级案例:呼和浩特的多元场景。作为首批城市试点,呼和浩特规划了 152 个政企数据融合场景,涵盖金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贷)、物流(生鲜农产品物流追踪)、民生(育儿补贴 “免申即享”)等领域,通过数据协同提升城市治理与产业效率。

展望未来,沈孟如提出三点核心建议:一是系统推进,同步抓好场景、规则、技术、数据、生态五大要素,尤其以价值创造为牵引;二是避免同质化,各地区、行业应结合优势产业建设,而非在公共数据开放领域低水平内卷;三是共创共赢,目标是构建数据产品遍地开花的生态,最终赋能智慧供应链实现深度数智化转型。

她特别提到与神州控股的合作:“神州控股在 ICT 集成、供应链科技领域有深厚积累,未来希望继续携手,将供应链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数据服务产品落地更多场景,让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真正惠及产业链上下游。”

从政策到实践,从技术到生态,沈孟如的演讲为智慧供应链数据协同提供了清晰路径。随着可信数据空间的逐步落地,数据要素将更高效地赋能供应链全链路,为行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冀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