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围绕大数据等数字领域新职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点击查看
数据交易师回到顶部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关注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热点推荐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入表动态|江苏无锡:数据赋能,激发更多产业“乘数效应”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发布日期:2025-09-26

  国家级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全省领先、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分赛14个项目获奖……近期,无锡在数据要素领域捷报频传。当红绿灯学会“思考”,当炼钢炉实现“数字烹饪”,当螃蟹养殖不再凭经验“看天吃饭”……在无锡,数据正悄然重塑着城市脉动与产业肌理,激发多行业的“乘数效应”。

  红绿灯更“懂事”了

  “说不上从哪天开始,感觉早晚高峰期没那么让人烦心了。”在锡城当了快20年“的哥”的王师傅说。

  “根据您的当前车速,您可绿灯通过下个路口。”“红灯还有10秒,请您注意!”……开车的市民也渐渐发现导航和信号灯似乎更默契了。这份“顺畅感”的背后,是全市4210个信号灯路口的智能化升级。这些路口接入了“城市大脑”,实时感知车流变化,动态调整红绿灯时长。这个由无锡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联合车城智能科技、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共同打造的“车路云一体化交通信号网联信息服务平台”,让路网效率提升28.6%。

  数据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如何在保持开放的同时更为安全?这里不得不提到无锡的创新模式:“企业建管+政府使用”的政企分离协作模式,既保障数据安全,又推动数据市场化流通。据了解,基于开放的交通数据,目前已经有20余家车企研发车路协同应用,带动产业规模超262亿元。这一成功模式已走向全国,在27个城市落地推广。

  产业升级“新工匠”

  当一座城市学会用数据思考,用技术服务产业,它的创新活力就写在每个从业者的笑容里。在江阴兴澄特钢的车间里,老师傅指着控制大屏上的实时数据流说:“现在炼钢就像‘数字烹饪’,温度、成分、时长都能精准把控,再也不用靠经验‘猜火候’了。”屏幕上,50多万个数据采集点实时传递着产线动态,让特种钢生产的废品率直降47.3%。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国家“数据要素×”工业制造领域的案例,兴澄特钢通过30余个智能模型实现质量精准管控,钢液成分不合格率降低34.4%。

  在宜兴的蟹塘边,养殖户们打开手机,水温、溶氧量等数据一目了然。他们使用的正是荣获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分赛一等奖的智慧养殖系统。该项目通过多模态数据驱动,实现从“经验养殖”到“数据养殖”的产业升级。在手机上就能控制增氧机开关,再也不用半夜起来往塘口跑了。

  勾勒数据应用“全景图”

  在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分赛中,无锡市14个项目获奖,覆盖九大赛道,展现出数据要素在全市多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活力。工业领域里,中信泰富特钢的“铁前一体化协同分析平台”实现全流程数据闭环管理,提升生产效能;在算力支撑方面,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多元异构跨域智能算力协同系统”项目,提高异构计算资源调度效率,为科研创新提供强大支撑。这些创新实践为无锡赢得了广泛认可——在《2024—2025年度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市》榜单中,无锡位列第九名,体现了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综合实力。

  这种“遍地开花”的态势,源于无锡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数据正在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资源。”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政企协作、场景开放等方式,数据正在无锡不同的行业间流动起来,产生“乘数效应”。随着无锡在“数据要素×”实践中的持续领跑,数据这“看不见的养料”,正精准滴灌到产业的每个角落。从红绿灯到炼钢炉,从蟹塘到实验室,数据要素的创新应用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推广。

  无锡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无锡将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无锡经验”,持续打造“中国数码头”,激发多行业的“乘数效应”。(毛岑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