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表周报|多地补贴数据企业,最高1000万;蚂蚁集团将发布可信数据空间产品
来源: 数据资产入表动态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5-04-21
北京朝阳补贴数据企业,9个方向,最高500万
4月16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管理委员会公开征集《朝阳区关于支持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2025年度支持项目。
本次征集支持项目方向包括支持开展数据要素综合服务、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数据跨境、高质量数据集供给、数据应用场景开放、数据要素企业融资发展、开展数据要素标准创制等方向,一共9个,部分项目每年可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支持。
公告链接:关于公开征集《朝阳区关于支持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2025年度支持项目的通知
上海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4月18日,上海市印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算力补贴,支持民营企业租用智算资源进行大模型研发训练和应用。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同时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单位在优惠利率基础上提供最高1.5个百分点利息补贴。建立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提供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保障。
南京玄武区资助数据产业,最高1000万
4月15日起,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关于支持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正式实施。《政策》围绕数据产业集群建设、数据典型场景应用、数据产品开发和交易、人才及团队引进激励、金融赋能等十大领域推出具体措施。
玄武区明确提出千万级资助引才,对于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产业人才团队,符合条件的给予50万元项目资助,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人才计划,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综合资助。
《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数据产业专属信贷产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最高享40%、总额200万元的风险补偿。(来源:紫牛新闻)南宁鼓励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开发公共数据资源,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4月10日,南宁市发布《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在数据治理和开放方面,《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过采集、清洗、标注、评价等方式建设包括语料库在内的高质量数据集,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开发利用南宁市公共数据资源,支持通过南宁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开展数据融合应用以形成高质量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蚂蚁集团将携旗下支付宝、医疗健康、蚂蚁密算、蚂蚁数科、蚂蚁国际、网商银行等品牌共同亮相。其中,蚂蚁密算、蚂蚁数科将首发可信数据空间产品,共同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发挥的产业实践路径;蚂蚁数科将推出“可信数据空间软硬一体解决方案”,以开箱即用的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建立或接入数据空间,助力AI数据集可信流通。(来源:福州日报)智谱AI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第一家“大模型六小虎”启动IPO4月15日消息,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正式向北京证监局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智谱在2025年2月最新估值为46.15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此次智谱上市辅导工作计划从2025年4月到10月大致持续半年,分为摸底调查、集中整改、申报准备三阶段。如果推进顺利,智谱AI有望成为A股“大模型第一股”。(来源:界面新闻)
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4月1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推进教育数据集成和有效治理。建好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建设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教育数据共享网络,畅通数据循环。推动教育与国家人口、空间地理、经济社会、行业产业等数据互联互通。加强数据集成,打通学校、学生、教师全链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一数一源”,深挖教育数据富矿,构建大数据赋能教育治理新体系。
《意见》还要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教育领域多模态语料库,构建高质量自主可控数据集,建设全国学科大数据信息资源库,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学科发展监测体系。提高教育财务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能力,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管。
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社会工作要点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围绕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展开。详情点击: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来源: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技术文件:在国家数据局的指导下,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来自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央国企、科技龙头企业等130余家单位,开展《可信数据空间 技术架构》技术文件编制,征求多方意见并修改完善,形成该技术文件征求意见稿。现将该技术文件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5日前。
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为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交易,国家数据局研究制定了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含数据提供合同、数据委托处理合同、数据融合开发合同和数据中介合同),供社会各界在参与数据流通交易活动中参考,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是5月18日。(来源:国家数据局)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网信办、国家数据局近期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数据出境的具体情形,以及可跨境流动的数据项清单。针对跨境支付、跨境汇款、跨境开户、跨境购物等,指南明确了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数据出境情形。对无法免于数据跨境相关合规义务,但基于实际情况又存在数据出境需求的,梳理形成了常见金融业务场景60余项。(来源:新华社)江苏省数据交易所首批380个数据产品上线
4月18日,伴随首批380个数据产品上架,江苏省数据交易所(下称“省数交所”)正式开展业务。此次正式上架的380个数据产品由157家数商提供,其中151个数据产品为首次挂牌,包含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类产品,涵盖金融、交通、现代农业、工业制造、环保、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来源:新华日报)
河南省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市场设施实现高水平联通,高质量数据产品及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打造一批特色高质量数据集,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达到百亿元,引育500家以上数据骨干企业,建成10个左右全国领先、示范作用明显的数据产业集聚区,争取数据市场建设各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在司法保障方面,文件提出要支持郑州等具备条件的城市设立数据资源法庭,推进数据采集存储、开发利用、流通交易等全生命周期争议案件刑事、民事、行政集中归口审理。同时要加快河南省数据条例立法进程,明确数据归集、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安全保护等方面要求,促进数据要素依法有序流动。(来源:河南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6日下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研究了《关于加快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公共数据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要进一步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数据要素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和超大城市治理。(来源:新京报)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公布,选取自治区科技厅、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等9家区直企业,南宁等3个设区市财政局,共计27个试点单位或地区,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点环节,积极探索有效的数据资产管理“广西模式”。江苏启动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加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方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数字金融”等融合发展新业态。面向制造、教育、建筑、交通、文旅、医疗、金融、政务等重点领域,建设30个以上行业高质量数据集、60个以上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数据条例》作为自治区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地方性法规,将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八章六十四条,包括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据流通、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该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推进自治区数据有序流通、激活数据要素活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推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