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围绕大数据等数字领域新职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点击查看
数据交易师回到顶部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关注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热点推荐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入表动态|探路数据要素改革:地方如何形成数源集聚“强磁场”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发布日期:2025-08-14

蒋牧云 中经记者 李晖 上海、北京报道

长期以来,数据要素行业都存在“供不出、流不动”的痛点,业内各方也正在寻求解决痛点的可行路径。随着国家数据局开启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试点试验,支持部分地方、行业、领域先行先试,丰富解决方案供给,多地积极试点初见成效,部分成果已投入使用,这是否能给其他地方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数据运营带来一些启示?

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的温州市,不久前公布了承建的数场、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6项基础设施试点成果投入使用。温州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温州通过此番试点探索出一系列经验。首先,数据要素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一定要关注各条技术标准的统一性;其次,要考虑原有数据基础设施的复用,作为业务节点融入到整体架构内;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驱动力,注重场景打造等。该负责人还向记者表示,接下来,温州市将持续探索,通过数源集聚“强磁场”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制度创新破藩篱

在业内看来,数据流通不够通畅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企业数据供应端对数据安全有所顾虑,尤其当前的数据确权、流通以及收益分配规则尚不明确,且企业的合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仍然存在,影响了公共数据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在此背景下,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应运而生,记者注意到,在诸多试点城市中,温州市是唯一一个承建了数场、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等全部6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试点任务的城市。温州缘何成为试点“大满贯”?其成果能否有效缓解行业痛点?

“温州近年来将数据要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布局。”温州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早在数据二十条出台以前,我市就已确立此战略方向,并以数据安全为切入点,启动中国(温州)数安港建设(以下简称‘数安港’)。经过三年的发展,数安港已成功集聚670多家企业,积累了一批高价值的数据资源,累计推出470多个数据产品,并获批承建了国家数据局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全部6项先行先试任务及公安部数据利用安全监管试点。”

该负责人表示,先进的数据基础设施必须与完善的数据基础制度相结合。针对数据“不敢、不会、不愿”流通利用的难题,温州市率先探索构建了“事前合规审查、事中技术保障、事后司法保障”的全流程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用制度创新破除流通障碍。

具体而言,数安港成立数据安全合规工作组,联合技术专家、律所、高校及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合规指导。值得一提的是,数安港在全国首创了由数据资源法庭、数据资源检察室、数据争议仲裁院、市公安局数据安全保卫支队和数据公证服务中心构成的“一庭一院一室一队一中心”司法保障集群,为数据流通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与合规确定性。

不过,在一系列试点过程中,也存在挑战。

该负责人介绍,数据要素市场仍在发展初期,不少行业制度以及标准仍在不断调整与完善,因此,在试点期间必须面对国标的动态调整。比如,数场的架构设计和对接标准及功能需要不断完善,从而和国标对齐。对此,温州市采取了“专班推进、分层优化”的应对策略:建立专项工作组,高效协同各技术供应方,明确标准变动的具体内容;根据影响范围设定阶段性优化目标,逐项落实。例如,优先调整整体架构,对资源登记、产品登记等关键接口进行弹性化设计,预留充足的扩展空间,从而确保核心系统的长期稳定与未来兼容性。